当前位置: 皇家养生网 > 四季养生 > 节气养生 > 正文

中暑不能干什么

2025-09-01 来源:大众养生

导读中暑是高温环境下身体调节功能失衡导致的急性疾病,轻则头晕乏力,重则可能危及生命。很多人在中暑后因缺乏常识,做一些“雪上加霜”的事,反而加重病...

中暑是高温环境下身体调节功能失衡导致的急性疾病,轻则头晕乏力,重则可能危及生命。很多人在中暑后因缺乏常识,做一些“雪上加霜”的事,反而加重病情。那么,中暑后到底不能干什么?

中暑不能干什么

1.不能大量喝冰水

中暑时人体处于脱水状态,胃肠道功能较弱,大量饮用冰水会刺激胃肠黏膜,引起胃肠痉挛、腹痛、腹泻,还可能导致血管迅速收缩,影响血液循环,加重头晕、乏力等症状。此时应少量多次饮用常温或微凉的淡盐水,缓慢补充水分和电解质。

2.不能立刻进食

中暑后消化系统功能紊乱,胃肠蠕动减慢,立刻进食(尤其是油腻、辛辣食物)会加重胃肠负担,导致恶心、呕吐等症状加剧。建议中暑后先休息1-2小时,待不适缓解后,再少量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,如米粥、面汤等。

3.不能马上进入空调房或吹冷风

中暑后身体处于高热状态,毛孔张开,若立刻进入低温空调房或对着冷风吹,会使毛孔迅速收缩,体内热量无法散发,还可能导致风寒入侵,引发感冒、关节疼痛等问题。应先到阴凉通风处休息,让体温自然下降,待身体适应后再适当降低环境温度。

4.不能剧烈运动

中暑后身体虚弱,能量和水分大量流失,剧烈运动只会进一步消耗体力,加重脱水和疲劳,甚至可能引发晕厥。此时应停止所有活动,静卧休息,减少身体消耗,帮助恢复体力。

5.不能盲目服用退烧药

中暑引起的发热是身体调节体温的一种反应,与感冒发烧的机制不同,盲目服用退烧药可能打乱身体的调节功能,还可能对肝肾造成负担。轻度中暑的发热可通过物理降温(如用湿毛巾擦拭额头、腋下)缓解,重症中暑的发热则需及时就医处理。

中暑后应采取哪些正确措施

1.迅速转移至阴凉处

立即将中暑者转移到通风、阴凉、干燥的地方,如树荫下、室内空调房(温度不宜过低),让其平卧休息,解开衣物,以利于身体散热。

2.物理降温

用湿毛巾擦拭中暑者的额头、颈部、腋下、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,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;也可将冰袋用毛巾包裹后放在上述部位,但需注意每10-15分钟更换一次位置,避免冻伤皮肤

3.补充水分和电解质

若中暑者意识清醒,可让其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、运动饮料或口服补液盐,补充流失的水分和钠、钾等电解质,每次饮用50-100毫升,避免一次性饮用过多。

4.观察症状变化

密切观察中暑者的体温、脉搏、意识状态等,若出现体温持续升高(超过38.5℃)、意识模糊、呕吐、无汗等重症中暑表现,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治,避免延误病情。

中暑后的处理方式直接影响恢复速度,避开禁忌事项、采取正确措施,能有效缓解不适,帮助身体尽快恢复。在高温天气下,更应提前做好防暑措施,减少中暑风险。

科学育儿宝妈健康怀孕百科